行业新闻

覆盖东三省中俄头等大事办完打破马六甲困局普京赠中国王牌

时间: 2024-12-26 14:47:45 |   作者: 行业新闻

  特别是在环保任务较重的“山河四省”,地级市下辖的行政村天然气普及率已经基本达到90%。

 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,2023年中国用了大约3945亿立方米天然气,相比2017年暴增66.2%。

  和石油一样,我国对天然气也有很明显的进口依赖问题,2023年天然气进口依赖度约为41.1%。

  中国吸取欧盟的经验教训,通过“中俄合作无上限”解决了天然气进口渠道的断供风险。

  根据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发布的消息,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(又称“西伯利亚力量一号”管道)已完成江苏海门段所有焊接工作。

  在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以后,这条管道将会在年底前向江苏、上海等地的居民供应天然气。

  特别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,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并不是那条谈判了四年,却连一份意向合同也没有签署的“西伯利亚力量二号”管道。

  按照当时双方的约定,俄方将通过这条管道将产自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,按照每年380亿立方米的规模输送到我国黑龙江黑河市。

  虽然早在2019年黑吉辽、京津冀等地的朋友就用上了俄气,但是由于南线工程迟迟没有竣工,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迟迟未达到设计标准。

  直到2023年这条管道的年度输气量刚刚突破200亿立方米,管道负荷还没超过60%。

  对于这种投资规模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型基建项目,“低负荷”运行会产生严重的投资回报问题。

  从2020年底开始,国家将大力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工程作为能源战略目标。

  南段工程主要服务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上海,2023年这四个省市贡献了全国将近四分之一经济稳步的增长,仅江苏的天然气年度消费量就超过330亿立方米。

  等到南段工程全线投产通气以后,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负荷很可能超出原有设计标准。

  既然这条能源大动脉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南段工程沿线,我们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呢?

  相比平原占比超过四成的北段工程,南段工程需要穿越将近1300处河流沟渠,其中大型河流超过79条。

  就拿穿越长江的盾构工程来说,这段长度超过10公里的复杂工程,不仅需要克服技术方面的难关,而且它面临的资金问题也是个大问题。

  根据施工方中国中铁透露,他们为长江盾构工程专门研发了一款“世界最细盾构机”,光是这台设备的成本恐怕就是一笔天文数字。

  考虑到“口罩”对中国的不可抗力影响,南段工程能在不到五年内全线竣工已经是“基建狂魔”的奇迹。

  虽然我们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带来的“降价”利好,但是从长久来看,这项十年磨一剑的工程绝对会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一张“王牌”。

  这些承载印太经济命脉的船只一定要通过马六甲海峡、龙目海峡、巽他海峡三条咽喉要道,才能完成跨大洋贸易。

  2023年我国从卡塔尔、澳大利亚等国进口了大约7132万吨液化天然气,那些LNG运输船绝大多数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。

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能够完全满足我国9个省市,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需求,这对我们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很有必要。

  这种需要高压、低温技术处理的天然气,不仅需要建设专门的码头装卸设备,而且LNG运输船的造价也特别贵。

  就拿中船集团为卡塔尔建造的全球最大LNG运输船来说,它的合同均价超过每艘3亿美元。

  并且LNG运输船还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,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我们的天然气账单里面。

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满负荷运行以后,可以替代大约2753.6万吨液化天然气,这对我们降低天然气进口成本很有帮助。

  在今年8月份中俄第二十九届高层会晤之后,外界最关注的会谈成果就是“投资规划纲要”。

  就拿始终没谈妥的“西伯利亚力量二号”管道来说,这条输气量是东线倍之多的能源大动脉,是目前中俄投资合作的攻坚项目。

  坚持让“西伯利亚力量二号”管道通过第三方国家,并且还在价格问题上不松口的俄方,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东线管道全线投产通气后改变主意。

  随着东线管道给俄气集团贡献的利润逐渐增多,俄方不得不重新审视中方的客户地位。

  毕竟凭借目前中俄的战略互信程度,没理由继续在“西伯利亚力量二号”项目上留一手。

  东线管道之所以能够顺利完工,除了要感谢那些基建狂魔的建设团队以外,还离不开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。

  如果我们没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,精明的普京总统根本不可能全力支持这项“俄气东输”的合作。

  在汇率跳水、通胀爆表的双重压力下,截至目前俄罗斯央行已经进行了三次总额500个基点的加息操作,高达21%的基准利率相比“俄乌冲突”前上涨121%。

  虽然这和“休克疗法”期间的卢布利率还有明显差距,但是“越大越穷”已经是俄罗斯经济无可争议的基本面。

  根据海关部门公布的数据,2023年我国通过东线管道进口的俄气单价约为每立方米297.3 美元。

  按照这个标准计算,满负荷运行的东线管道可以为俄气集团带来大约11.3万亿美元的收入。

  要知道2024年俄方的财政预算收入还不到3900亿美元,每年贡献11.3万亿美元的东线管道,绝对可以称为俄罗斯经济的命脉。

  自从俄乌开打以来,普京最担心的就是美西方解除对远程武器的限制,现在“怕什么,来什么”的墨菲定律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出现。

 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11月19日发布的战报,与乌克兰接壤的俄罗斯布良斯克州,首次遭到了美制远程导弹的打击。

  俗话说“大炮一响黄金万两”,对于军事强国俄罗斯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“兜里没钱”。

  如果东线年初全线投产通气的话,莫斯科就能更加进一步扩大这场特别行动的财政预算。

  考虑到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可能降低援乌力度的因素,东线管道贡献的收入将会大幅度提高俄方的胜算。

  最近多位“懂王准内阁”成员发表了很多挑拨中俄关系的言论,很多网友都对“合作无上限”的前景产生了悲观预期。

  不过这种外部压力不仅不会改变莫斯科和北京的决策意志,反而还会促进稳固“合作无上限”的基础。

  这条每年可以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伟大工程,一定会成为“合作无上限”的里程碑。

  国家管网 2024-11-19 《中俄东线 《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提升至21%》

  光明网 2023-11-28 《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2024年联邦预算法案》

  4岁小女孩在医院大厅角落,静静等待上厕所的爸爸,然而,直至去世,她都未等到

  《石家庄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(2021-2035年)》获批 未来十年发展框架确立

  Ray-Ban Meta卖爆、国内玩家涌入,AI眼镜进入大小厂混战时代

  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  红米REDMI Book 16 2025官宣:全新酷睿处理器、19.05小时长续航

  小米REDMI Book 16 2025官宣:与Turbo 4同场发布